提到水质监测,大多数人对它的印象就是水质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化验,看看水体的水质情况如何,有没有受到污染。其实,水利系统水质监测工作可不仅局限于此。水利系统水质监测有多久的历史呢?它始于1955年,当时主要以天然水化学测验和泥沙颗粒分析为主,是水文监测的一个组成部分。1969年-1973年间,开展主要水系的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从此,水利部门全面开展了支撑全国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水质监测工作。
全国水质监测工作能不能干好,让一组实力数字来说话:
目前,全国水利系统地表水水质监测站达16123处,地下水水质监测站共9677处,水生态监测站789处。
341个从部级到地市级的监测机构组成严密的水质监测体系。
全年监测评价河长达23.5万公里。
1、基础设施水平飞速提升
各级监测中心的监测手段已经实现了从化学滴定分析到仪器分析,从小型单项仪器分析到大型精密仪器分析,分析项目从无机物分析到微量有毒有机物分析的转变。
2、基础条件不断增强
各级水质监测中心检验场所面积近20万平方米,各级监测机构已装备监测设备9000多台(套)。
3、仪器设备水平不断提高
一大批高性能检测分析仪器,基本实现了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的109项指标和地下水质量标准93项指标的全指标监测,并开展新型污染物的监测与研究工作。
便携式水质监测设备和移动式自动监测设备在应急监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监测质量管理持续强化
全国水利系统已建立起覆盖水质监测各方面、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持续组织实施全国质量控制考核,质控管理覆盖全系统各级实验室。
5、监测人员队伍不断壮大
全国2600多名专业检验人员服务于各级监测中心实验室,全国仅负责采集水样的工作人员就达5000余人,还有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方式工作在采样一线的人员,更是不计其数。
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