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域水污染防治看“河长制” 流域水污染防治是当前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政府实行了“……

从流域水污染防治看“河长制”

发布者:精讯畅通上传时间:2023 年 9 月 19 日

流域水污染防治是当前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政府实行了“河长制”,旨在通过建立各级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的管理者和责任者,加强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管理和协调。本文将从“河长制”的概念、实施情况、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河长制”的概念

“河长制”是指由各级地方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协调本地区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的污染防治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河长制”的职责包括:

1. 制定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和方案;

2. 确定水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和难点,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

3. 监督水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和维护;

4. 对水污染防治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和管理;

5. 组织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二、“河长制”的实施情况

1. 实施范围

“河长制”的实施范围包括全国各地所有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其中,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自治区政府建立“河长制”领导小组,其他地区则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制。

2. 实施情况

自2016年以来,中国政府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河长制”,各级“河长制”领导小组已经建立了详细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计划,明确了各级“河长”的职责和任务。各地政府也加大了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投入,建立了大量的水污染防治设施,加大了对水污染防治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河长制”的效果

1. 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积极成效

通过“河长制”的实施,各地政府加大了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投入,建立了大量的水污染防治设施,加大了对水污染防治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在2018年的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要深入推进“河长制”,实现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协调发展。

2. 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通过“河长制”的实施,各地政府加强了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管理,改善了水质,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例如,2018年发布的《中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要求在2020年前,全国所有重点流域的水生态环境质量达到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河长制”是中国政府针对流域水污染防治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